我国首个零碳产业园国家标准今年将审查报批
5月15日消息,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发起的《零碳产业园区建设导则》正在研制,预计年内审查报批。该标准涵盖园区分类、总则及系统建设等内容,适用于指导零碳园区建设。作为首个国家标准,其出台将推动园区绿色转型,为国内建设提供范本,并助力输出“中国样本”至海外。
雷军: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机SoC芯片“玄戒O1”,即将在5月下旬发布
雷军发文表示,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机SoC芯片“玄戒O1”,即将在5月下旬发布。
欧盟拟新增投资12.5亿欧元吸引全球科研人才
当地时间5月15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2025年欧盟将通过“玛丽·居里行动”(MSCA)新增超12.5亿欧元投资,为欧洲吸引新人才。公告称,这笔资金将支持前沿研究,重点是培养科研人才、促进国际合作以及将科学与社会联系起来,并为早期职业研究人员和流离失所的乌克兰科学家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ChatGPT重磅升级GPT-4.1:编程专家模型登场
5月15日消息,OpenAI在X平台正式官宣ChatGPT迎来重大升级,新一代GPT-4.1模型全面上线。OpenAI声称,该模型特别擅长处理编程任务,能精确遵循指令,避免不必要的冗长输出。
苹果新专利:无线电路技术或实现空中手势识别与通信优化
苹果公司近日获批一项新专利,涉及未来电子设备可能采用的无线电路技术。该技术通过多天线系统和电压驻波比(VSWR)传感器,精准探测用户手指或 Apple Pencil 等外部物体的角度位置。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可帮助
处理器判断天线与附近物体的距离,从而实现空中手势识别。
西部数据与鸿佰科技达成长期合作关系
5月15日消息,西部数据与全球领先的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富士康科技集团旗下子公司鸿佰科技近日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将联合推出一款全新的旗舰级具有嵌入式存储功能的机架置顶式(TOR)交换机。这款新型TOR EBOF(机架置顶式全闪存储交换机)将在网络边缘提供分布式存储,以降低存储流量的延迟,减少对独立存储网络的需求,并避免数据传输至集中式存储阵列。
荷兰研发出气流驱动软体机器人
荷兰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了一款无需人工智能芯片、电子元件或传感器的软体机器人。这款机器人仅通过软管、空气和物理原理,即可实现行走、跳跃和游泳功能。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展示了软体机器人领域的创新进展。
vivo开启顶尖人才招募计划:涉及芯片、AI大模型等领域,称薪酬上不封顶
vivo近日启动了一项名为“蓝极星计划”的顶尖人才招募项目。根据招募信息显示,蓝极星计划的定位为vivo最核心的人才战略方案,面向全球高校顶尖技术人才。在待遇方面,vivo承诺薪酬上不封顶。不过,蓝极星计划的门槛也很高,仅向博士生开放。此次招募的岗位涉及XR、AI大模型、影像、芯片、器件开发等核心技术领域,岗位类型十余个。总体招募规模在百人左右,其中以影像方向名额最多。
SK海力士一季度美国市场销售额占比超70%
韩国芯片巨头SK海力士公布,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市场销售额达12.8万亿韩元(约合91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72%。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美国科技企业对高端高带宽存储器(HBM)和AI相关产品的需求增加。
第四范式:一季度营收10.77亿元,同比增长30.1%
近日,人工智能企业第四范式发布 2025第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一季度营收10.77亿元,同比增长30.1%;毛利润4.44亿元,同比增长30.1%,毛利率为41.2%。期间标杆客户数为59个,标杆客户平均收入为11.67百万元,同比增长31.3%。
(节选)
原标题:千家早报|我国首个零碳产业园国家标准今年将审查报批;ChatGPT重磅升级GPT-4.1:编程专家模型登场——2025年05月16日